澠池礦難的發(fā)生并非偶然,走形式的煤礦重組與兼并已經成為安全的大敵。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重組煤礦,或者推動煤礦重組的人,應該清醒了。
河南澠池巨源煤礦礦難26人遇難、礦主潛逃……據報道,在澠池礦難匯報會上,澠池縣副縣長魏保元竟還自我表揚,列舉采取的種種安全監(jiān)管措施,調查組成員都忍不住質問他:你都自我表揚咋會發(fā)生事故呢!
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副縣長已經引發(fā)眾怒,但他荒謬的自信確實也值得我們去思考:難道在礦難面前,自我感覺良好的只有這位副縣長嗎?
澠池礦難已是河南今年以來發(fā)生的第七起重大煤礦事故,也是今年第三起省屬骨干煤炭企業(yè)整合或兼并礦井發(fā)生的重大煤礦事故。這些事實說明,澠池礦難的發(fā)生并非偶然,一些走形式的煤礦重組與兼并已經成為安全的大敵。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重組煤礦,或者推動煤礦重組的人,應該清醒了。
澠池巨源煤礦所屬的義煤集團正在籌劃上市,并且已獲得證監(jiān)會批準。作為一家老牌的準上市國企,在人們的印象中,管理規(guī)范、制度嚴格應是最起碼的要求。但重新回顧這次礦難,原礦主能私自重開煤礦的原因竟是義煤集團派駐的礦長外出學習!無法想象,一個正在實施技改、嚴禁生產的被整合煤礦,如何會因為集團所派礦長的離去而變臉?
按最新的說法,盡管義煤集團已整合巨源煤礦,但該礦實際上還是按原有安全生產模式運行。這種情況并不鮮見,無論是在山西還是河南,由于資金和價格的原因,很多煤礦的整合工作流于形式。更有甚者,出于政績需要,許多整合都是倉促上馬,資金、股權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,在資金和股權結構未得到充分解決的情況下,許多原礦主對煤礦仍然擁有著控制權。
據統計,中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42.2倍、南非的14.8倍、印度的7.7倍。業(yè)內很多人認為,由于缺乏必要的資金和技術,小煤礦必然導致高風險。國家煤礦安全監(jiān)察局專家孫繼平11月30日在江蘇一個論壇上表示:“我敢這樣說,只要小煤礦全部關閉,中國的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肯定會大大降低,進入世界先進水平?!?/p>
這樣一種“共識”使煤礦行業(yè)近年來的整合運動變得順理成章,山西、河南、內蒙古等產煤大省區(qū)先后加入到煤礦整合的行列。國企、大礦這樣一種生產模式真的可以解決中國的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嗎?預想中的整合應該是國企全面接管,投入資金和技術,加強管理,改進安全設施等等。但在實際中,許多整合只是一個個煤礦的簡單拼湊,談不上真正的整合。
接踵而至的國有煤礦礦難無非表明一個事實,國有大礦并非解決中國煤礦生產安全問題的根本所在。整合只在表面上解決了所有制和規(guī)模的問題,并不是解決煤礦安全問題的法寶。責任事故是中國礦難頻發(fā)的最大誘因,人禍是這一現實的最真實寫照。
假如嚴格執(zhí)行相關國家標準和生產制度,全面落實各項生產法規(guī),很多礦難原本可以避免。這與所有制無關,與規(guī)模也無關,在嚴格執(zhí)行行業(yè)相關安全標準的情況下,民營、小煤礦同樣有可能實現安全生產。其他許多行業(yè)的民營、小企業(yè)早已在安全生產方面證明了這一點。
徒有其表的整合對提高煤礦安全毫無作用,有關安全生產標準和制度落實不到位、執(zhí)行不到位、監(jiān)管不到位、處罰不到位才是礦難頻發(fā)的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