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站
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申論資料  >> 熱點時評   
熱點時評
2020年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:急救普及,別再以生命為代價
http://wbuztre.cn       2019-12-31      來源:山東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為進一步幫助考生提升申論答題水平,山東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(wbuztre.cn)特別推薦申論熱點解讀“急救普及,別再以生命為代價”。希望考生閱讀本文,對申論熱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幫助。

 

  【背景鏈接】


  近日,藝人高以翔在錄制浙江衛(wèi)視的《追我吧》節(jié)目時,于奔跑過程中突然暈倒。由于節(jié)目錄制現(xiàn)場所配備的急救人員和急救設備都出現(xiàn)明顯短缺,使得針對高以翔的搶救過程混亂、遲滯,最終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。


  【綜合分析】


  說起急救,大家想到的往往是醫(yī)院中的急救。需要指出的是,急救有“黃金救援時間”的說法。比如,發(fā)生心搏驟停,如果沒有急救復蘇,四至六分鐘后就會造成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。令人遺憾的是,由于我國此前并沒有公共場所必須配備急救設備的強制規(guī)定,在很多城市,很多公共場所的急救設施尚付闕如,一些本可避免的悲劇因此而生。


  從這個角度來說,讓急救設備、設施成為公共場所的“標配”,可以讓施救者充分利用“黃金救援時間”,拯救更多人的生命,實在是一件順民意、得民心的好事。


  在公共場合加大急救設施的配備力度,固然是必要的,但是,只做到這一點兒還不夠。如何讓急救設施真正發(fā)揮作用,也是急需認真面對并及時解決的一大問題。對此,已經(jīng)有民法和各地法規(guī)推出了相應條款,但還需加快普法步伐,提高法制落實力度。


  【相關問題】


  1.民眾普遍缺乏相應的急救知識。


  在現(xiàn)實中,即便是在交通便利的城市,醫(yī)護人員也很難保證在接警后六分鐘內(nèi)趕到現(xiàn)場,很有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。在這種情況下,現(xiàn)場目擊者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急救就顯得格外重要。但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人們的急救知識明顯不足,很多人遇事只知道撥打120電話。據(jù)調(diào)查顯示,市民對如何正確撥打救援電話的知曉率最高(84%-90%之間),而對心肺復蘇和氣道梗阻的知曉率最低,不到20%。


  2.缺少必要的急救設備。


  國內(nèi)公共場所中配備急救設備的只有少數(shù)機場、地鐵站以及部分體育館等,急救設備和設施安裝率較低。一位從業(yè)多年的醫(yī)生表示,公共場合的急救設備配置遠未達標。以高鐵為例,數(shù)次在高鐵上參與救治的他發(fā)現(xiàn),列車上藥箱里不僅藥品完全不同,而且?guī)缀鯖]有急救藥品,也沒有任何簡易生命體征監(jiān)測設備,沒有吸氧裝置、AED等生命支持裝備。


  3.急救相關法律法規(guī)的不健全。


  配備急救設備既需要資金投入也需要人力維護,在沒有硬性約束與可見利益的情況下,一些部門、機構可能沒有太大動力去做這件事。雖說非專業(yè)人員可以用,但人命關天,有關急救設備到底該怎么用?路人能否在危急時刻對陌生人伸出援手,會不會有其他顧慮?上述疑問顯然有現(xiàn)實針對性,需要相應的“配套措施”。


  【相關對策】


  1.在公共場合加大急救設施的配備力度并做好維護。


  要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,在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、器材和設施,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。而要實現(xiàn)這樣的目標,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倒逼有關部門確保資金到位、明確管理職責、加強人員培訓,是很難做到的。要想讓更多人挺身而出,應將公共場所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、設施入法,引導相關主體提高認識,形成較為完備的急救設備、設施配置體系,才能為急救賦能,為生命護航。此外,由于公共場所人流量大,公民素質(zhì)參差不齊,急救設施很容易遭到破壞。因此,相關部門有必要設置標識并由經(jīng)過培訓的專人予以管理,定期維護,以確保急救設施想用就能用。


  2.加強急救措施的宣傳,組織專業(yè)人員向社會大眾普及相關知識。


  如何讓急救設施真正發(fā)揮作用,是急需認真面對并及時解決的一大問題。對于相關部門來說,要加強急救常識和急救技能的普及。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—2030年)》提出,要把健康知識、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知識納入考試內(nèi)容,把健康知識、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(zhì)健康測試情況,作為學校學生評優(yōu)評先、畢業(yè)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。這項工作必須常抓不懈,不能有半點放松。


  3.加強民眾急救能力培訓。


  在發(fā)達國家,掌握急救技術成為很多人的一項基本技能。德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高達80%,法國為40%,而我國僅有不到1%。即使是一些接受過急救培訓的公眾,由于沒有定期進行復訓,又缺乏實際操作,同樣面臨不會救的尷尬。因此,讓大范圍民眾接受基本急救培訓,提供更多實踐機會,從而盡可能挽救生命,具有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

  【案例拓展】


  今年3月25日晚上,一名中年男子在北京東單體育館打籃球時發(fā)生猝死,隔壁的羽毛球館有6位協(xié)和醫(yī)院醫(yī)生在打球,聞訊趕來急救。所處的體育館正好配備有AED,經(jīng)過兩次除顫病人恢復了自主心率。發(fā)病時遇到專業(yè)醫(yī)護人員的“幸運”畢竟是小概率事件,多數(shù)情況下只有公眾熟練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,才能運用急救設備,實現(xiàn)救人救己。


  【高頻金句】


  更多公共場所配齊了急救設備,更多有技能的人用起來,民眾在公共場所突發(fā)疾病時,才能多一份安全保障?!戮﹫?/p>


  生命的代價太過沉重。讓急救成為常識,讓“神器”成為必備,勢在必行?!嗣袢請?/p>


  急救設備設施是硬件,公眾急救知識是軟件,二者缺一不可。——北京青年報


  【權威論述】


  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,建設一支專常兼?zhèn)?、反應靈敏、作風過硬、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?!暯?/p>


  【時評文章】


  比設備更緊缺的是急救常識


  年輕藝人節(jié)目錄制中意外身亡,心臟病患者地鐵病發(fā)搶救無效……近日,心源性猝死成為輿論場上一個頗為沉重的話題。隨后有媒體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“急救神器”自動體外除顫器(AED)在很多商場和車站“一臺難求”,公共場所急救設備配置不足現(xiàn)象較為普遍。


  意外事故看似偶然,但整體概率并不低。小到跌打損傷、急性病癥,大到心臟驟停、燒傷溺水,突發(fā)危險在公共場所時有發(fā)生。時間就是生命,事發(fā)后及時進行正確急救,能為后續(xù)治療奠定基礎,甚至還能化解危機,比如心臟驟停就有“黃金4分鐘”的說法。但就現(xiàn)實來看,遇到類似情況,大家除了撥打急救電話、等待專業(yè)人員,還能做些什么,具體怎樣施救,需要何種設備,恐怕心中都不太有數(shù),更不敢妄伸援手。如何補上急救時刻的短板,無疑是亟待解答的社會難題。


  “硬件”短缺,“軟件”不足,這是眼下國內(nèi)公共場所在急救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。人流密集地帶,專業(yè)急救設備配置本就不多,缺少顯著標識或擺放位置不當,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使用困難。此外,即便配有相應設備,具備相關技能的人少之又少,效用更是大幅縮減。就拿AED來說,每有相關事故發(fā)生,總有網(wǎng)友評論“沒聽說過”“不會使用”“不敢上手”;現(xiàn)實中,很多場所的AED直到電極片過期都未使用過一次……雖然借著新聞熱議,輿論場上也不乏加強急救教育的呼聲,但熱度一過,很快又歸于沉寂。由此來看,儀器“硬件”短板亟待補齊,急救意識、救助技能更需提升,否則即便配備了相應設備,也難免成為“箱子里”的擺設。


  人人可救人,才能人人可獲救。首要一點,就是客觀、專業(yè)評估公共場所,合理進行應急物品的配備。急救包、必備藥也好,專業(yè)儀器也罷,都要根據(jù)人流密度、場所性質(zhì)等保證供給、做好維護。而讓急救設備真正“救急”,根本上還是要提升整個社會的意識。在日本,孩子從小學就開始參與心臟急救課程,AED使用更是駕校的“必修課”;而德國專門設有“全民救護日”,讓大范圍民眾接受基本急救培訓……這些經(jīng)驗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路。眼下,我國對急救普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,相關知識也被納入中小學生的考試范圍,但急救終究不是書本上的公式,只有提供更多實踐機會,才能化“人人愿為”為“人人能為”。


  懂急救是一項個人能力,全民懂急救則是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的體現(xiàn)。期待“硬件”“軟件”協(xié)力提升,為公共場所的生命安全再加一層保障。(作者:鄭宇飛 來源:北京日報)



互動消息